ArtPro
Language
HomeNews專訪 | 改變大灣區的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

專訪 | 改變大灣區的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

2024.02.26 14:00

香港故宮館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大灣區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位於中國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7月3日開幕,正值香港回歸25週年。在館長吳志華博士的帶領下,香港故宮館一年半接待訪客超過200萬人次,去香港故宮看展覽逐漸成為內地觀眾前往香港的理由。在我們看來,香港故宮館代表不同文明的互鑑,具有包容和求同存異的智慧。

我們有幸在館長辦公室與剛從北京風塵僕僕歸來的吳志華博士聊了聊香港故宮館成功的原因,以及他眼中大灣區觀眾的變化

01
我們把傳統和當代連結起來,以創新的策展手法來展示中華文明,這是香港故宮的獨特之處

故宮博物院是個聲名在外的大品牌,香港故宮館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在開幕這一年多來亦備受矚目。綜觀香港與故宮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50年代,當時許多內地流出的文物集中到了香港。從50年代開始,不少香港藏家將海外收集到的文物,透過各種管道無償捐給內地博物館,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兩者之間的聯結也僅限於此。

香港故宮館不是北京的分館,而是有長期緊密合作關係的夥伴。北京故宮博物院坐落於紫禁城,建築本身就是文物,台北故宮博物院有當年從北京故宮運過去的文物,而香港這座城市擁有獨特的地理、文化背景,其最大文化特色為中西合璧,所以我們在籌建時就思考如何體現香港這個現代化城市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兩地博物館的文化內核是一致的,同樣聚焦故宮文化,但表達方式上香港要與北京、台北有所不同,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傳統跟當代連結起來,以創新的策展手法來展現中華文明,這是香港故宮館區別北京故宮、台北故宮之處。

图片

當然,「新」是我們最大特色和優勢。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台北故宮博物院1965年開館,而我們2022年7月開館。因此,無論是我們的場館設計,或是展陳方式都能更能回應觀眾對當代博物館的要求。

透過過去一年多的實踐,觀眾的反應很好。不少觀眾去北京故宮主要看建築,我們雖沒有歷史悠久的建築,但卻能讓觀眾聚焦欣賞展品,常常可以見到不少觀眾花在這裡的時間高達四個小時及以上。

02
香港故宮館獲得超乎預期的成效,背後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展覽表達做得好

展覽表達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形式設計,我們會用當代策展手法和現代科技展現傳統文化。例如展廳5舉辦的開幕展覽“器惟求新——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與本地優秀設計師合作,用現代設計的理念與故宮傳統工藝進行對話,這完全顛覆過去故宮只是把文物陳列出來的形式。

另一方面是內容表達。我建議看看兩個展覽,第一個展覽是展廳9的展覽“從波提切利到梵谷: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這個於2023年11月開幕的展覽,是英國國家美術館亞洲巡迴展覽的第三站,我們做到專業的頂尖水準。

图片

無論是專業的佈光、展品與展品之間排列的巧思,還是以梵高的作品《長草地與蝴蝶》為靈感而設計的互動媒體裝置,當然還有我們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策劃一系列古典音樂的曲目。簡言之,我們採用了一系列創新的手法進一步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

图片

另一個展覽是2023年12月開幕、展間4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精選了共81套、涵蓋約60名畫家的作品,當中14套為國家一級文物。我們利用新媒體,為觀眾提供互動體驗活動,讓他們走進明代人的世界,探索並發現中國繪畫史上這個充滿活力的時代。

图片

我們每個展覽的主題和表達都不一樣,多元化體驗是很重要的特色。我們策劃展覽時會從觀眾的整體體驗來考慮。例如觀眾從外面走進展館,一個展覽看完,經過中間的一個中庭空間,去到第二個展覽,他們可能看了幾個展覽以後,會在另一個中庭空間休息。觀眾看了9個展覽,每個展覽都會留下深刻印象嗎?不一定,可是如果其中有幾個展覽令他印像很深,我認為這是博物館做得成功的體現。

03

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只是單向的“我給你看,讓你知道”,而是刺激觀眾去思考和討論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博物館的功能是作為一個教育場所,讓大眾了解我們文化和歷史,陳列通常會和國家、民族發展有關,常用的形式也比較傳統,基本原則都是單向的「我給你看,讓你知道”,過去在西方也都有這樣的傳統。但在最近二三十年的時間裡,這種現像已經發生了變化,觀眾應該有主動性,不應該只是被動地接收訊息。傳統的做法沒有給觀眾太多思考空間,但現在我們要去了解不同觀眾的不同背景與需求,重視觀眾的興趣所在,以及觀展後的反應。更佳的做法是透過展覽內容刺激觀眾去思考。

例如我們剛結束的、與四川省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特展,如果按照以往的敘事方式,會從一開始給觀眾講述三星堆的歷史、地形等等,而我們用「眼」這個容易引起觀眾興趣的概念來表達。

图片

另外,我們需要用跨界的、非單一性的,也就是說用多元的手法表達出來,例如2023年10月開幕、展廳7的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山林市城——遊歷舊園新景”,以中國傳統園林為主軸,內容卻是八位跨領域香港藝術家及藝術家組合所創作的七件多媒體作品,結合動態、多媒體與聲音裝置,詮釋中國傳統庭園的美學,重新詮釋傳統文化意義,為觀眾提供多感官觀賞體驗。

图片

這個展覽觀眾有不同意見,最初觀眾覺得這個展覽很奇怪,為什麼香港故宮館有一些比較現代的東西,有多媒體,新媒體,新藝術的東西?現在我們聽到的聲音各種各樣,有些觀眾喜歡有些不喜歡。這也是我們期望的,當代藝術不是觀眾習不習慣,喜不喜歡,而是要激發思考與​​討論。

04

香港故宮館重要使命-促進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鑑

過去一年多,我們做了三個關於非中國藝術的展覽: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展、卡地亞藝術珍品展、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的展覽。當我們做卡地亞支持的「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的時候,有一些媒體說,為什麼要做一些非故宮的、西方的展覽?觀眾也有一些意見。但我們非常清楚,雖然我們是以故宮為名,以故宮文化為主,可是香港故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使命,希望促進文化之間的交流、文明互鑑。

所以,我們每年都會有外國藝術主題的展覽,今年中法建交60週年,香港故宮館會推出兩個法國藝術文化主題的展覽,6月份會有一個關於法國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時尚的展覽,年底會有一個18世紀中法文化交流的展覽。

我們會維持這個格局,現在也跟英國、法國、西班牙、中東等多地的博物館洽談合作,期望把兩河流域文明、波斯文化、伊斯蘭文化等都帶到香港展出。世界文明中不單是中國和歐美,應該有其他的文化,大家是平等平視的。

图片

我們的團隊非常國際化。因為我們博物館在籌備時,定位為以世界視野展示中外文明的博物館,所以博物館的團隊成員從世界各地聘請,現在三分之一是香港人,三分之一來自台灣跟內地,三分之一是海外人士,我們現在開會也是以英語為主。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觀點和想法的碰撞令我們更有全球視野。

身為館長,我首要任務就是尊重他們的研究專業,給他們一些空間,賦予他們機會嘗試一些新東西。館長需要有一個清晰且長遠的視野,而我們的目標是做亞洲一流的博物館。內地許多博物館發展很快,讓香港故宮成為聯通內地與世界的重要平台。

05

我最困難也是最成功的決定是,開關時9個展廳全部開放

依照計劃,我們要在香港回歸25週年之際開館。文物運過來要內地相關機構審批,義大利製作的展櫃,一度由於疫情無法如期運過來,開館面臨種種挑戰。大家都很希望我們能在香港回歸的月份——7月開幕。觀乎一些新的博物館,它們選擇局部開放,先開一兩個展廳。可是我們知道外界對香港故宮館翹首以盼,只要開館,觀眾都會湧過來,這麼多觀眾怎麼辦?

所以我決定9個展場全部開放,每天迎接六、七千位觀眾。一切都是新的,觀眾的回饋如何,正面還是負面,都不知道。我們要保護人身安全,保護文物,這時候的壓力很大。能在這麼困難的背景下,在香港回歸25週年的日子,大家這麼關注的情況下,能順利地開館,是很不容易的。

06

香港故宮館在不就的未來會成為大灣區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是樂觀的,前景看好。由於整體經濟發展帶動,大灣區的公眾對於文化藝術的要求高了。除了博物館的造訪人數大大增加外,大灣區文化設施的建設在全國也是排在前面的,例如過去五年已經翻新的香港藝術館,過去一兩年開幕的香港M+和香港故宮館。深圳美術館新館又在近日開了,除此之外深圳還要建大約十個文化設施,廣州藝博院新館也落成啟用。政府重視,民眾也有這個需求。

疫情後遊客來香港不再侷限於購物遊玩,許多人現在是來感受文化,有的遊客從西九龍高鐵站一下車,就會拉著行李來西九文化區,參觀香港故宮館、M+。香港故宮館觀眾的組成是這樣的:本地觀眾佔35%,內地觀眾佔45%,海外觀眾20%。 45%的內地觀眾中有70%來自大灣區,尤其是深圳居多,其次是上海、北京等其他城市。

從高鐵站步行到香港故宮館大約十多分鐘,對於我們融入大灣區是很有利的條件,大灣區公眾的生活圈也擴大了。我發現很多學校都組織過學生來到館裡研習。這個也是過去很少發生的,過去通常都是放暑假學生才過來,而現在是只要有好展覽,學校就專門帶同學們來這裡研習。當然我們要更能跟觀眾互動,了解觀眾,不單在展覽內容上,在參觀服務上,都需要我們未來做得更好。

更多全球藝術市場的最新動態請持續關注 ArtPro。

Source: Tatler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