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羅比·德·安托諾個展「泉源」正在阿爾敏·萊希倫敦呈現
阿爾敏·萊希 - 倫敦榮幸呈現藝術家羅比·德·安托諾(Roby Dwi Antono)於畫廊的第三次個展“泉源」(TUK)。展覽已於2024年1月11日開幕,並將展至2月17日。
「泉源」
羅比·德·安托諾
@ 阿爾敏萊希 - 倫敦
展期:2024年1月11日至2月17日
Grosvenor Hill, Broadbent House
London, W1K 3JH
週二至週六:早10點至晚6點
正在展出|阿爾敏·萊希 - 倫敦
「泉源」
2024年1月11日 — 2月17日
在2010年,即將迎來嶄新十年到來之際,位於印尼文化之都日惹(Yogyakarta/Jogja),一代年輕的印尼藝術家率先開創了全新藝術流派。他們將普超現實主義/通俗文化結合,並深遠地影響了當時一批年輕藝術家的風格。許多藝術家將流行的超現實主義與草根情感融合,並聚焦於日常生活、流行文化、在地與全球化等主題。源自於獨立的地下精神,這些藝術家群深受流行文化、獨立文化運動、漫畫小說、「低俗藝術」、普普超現實主義、街頭時尚等各種次文化的影響。這些影響也反映了印尼教改後的青年文化發展現象。
羅比·德·安托諾以自學成才的背景和獨特的風格在這一代人中脫穎而出,這使他與大多數來自日惹的印尼藝術學院(Indonesian Art Institute)的同齡人截然不同。羅比於2011年開始從事壓克力畫,但後來轉往專注於掌握油畫技巧。羅比的繪畫是由視覺記憶、個人評論和幻想構成的馬賽克——通常源於童年時期,並於夢幻般的環境中出現兔子、小孩和人形動物等標誌性的“人物”,並以獨特風格和卓越技巧完成。 2012-2018年間,其標誌性風格始終如一,從先前個展“北方的一月”(Januari di Utara,2015)和「起源」(Origins,2018)中可見一斑,也標示了羅比於國際舞台上的重要首次亮相。
然而,從2019年到2020年左右,羅比的畫作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人形和兒童形象的畫中人物逐漸減少了,其視覺風格變得更加簡單和抽象,展現出對生活和個人決定的不斷變化觀點,如同2020年於舊金山舉辦的個展「午夜花園」(Midnight Garden)所呈現的。羅比的藝術風格在2022年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這在東京舉辦的展覽「喧鬧」(Rumpus)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展示了從波普超現實主義到天真具象風格(Naïve Figurative)的轉變,探討著關於生活和自我等更深層次的生存問題。這種風格上的演變在2023年初於阿爾敏·萊希 - 布魯塞爾的個展“那些奇特的...”也延續著。本次倫敦展覽進一步探討了自我理解及其與外部世界的聯繫這一主題,重點聚集對那些包含呼吸、脈搏和心臟跳動等,生活中簡單卻無形的正念和存在。
正在展出|阿爾敏·萊希 - 倫敦
「泉源」
2024年1月11日 — 2月17日
這次個展中,展出了羅比自2023年7月,第一個女兒Laut出生以來創作的新作。在成為新手父親的經驗影響下,羅比正視為人父母的挑戰、快樂和焦慮,同時也孕育出對未來的希望和夢想。其成熟的人生觀已經超越了自己作為藝術家對生活的省思,也超越了作為一個家庭和社區成員的理解。這種轉變也令他探索一種新的藝術表達方式,運用粗糙、原始的筆觸和生動色調來表現一個更為腳踏實地的現實。對羅比來說,捕捉自己內心不斷變化的情緒張力變得更為重要,而不再只是描繪一幅細緻的風景。如今的繪畫動作需要能貼切表達他的內在情感。
正在展出|阿爾敏·萊希 - 倫敦
「泉源」
2024年1月11日 — 2月17日
羅比近期最深刻的記憶是他女兒意外吞食妻子羊水,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呼吸問題,甚至導致肺炎。羅比目睹了妻子為幫助嬰兒恢復健康而努力生產母乳的過程,也令他意識到了一滴母乳的巨大價值。這些早期所遭遇的困難,成為了往後一種樂見的常態挑戰,並成為他本人、妻子和女兒之間建立深厚聯繫的重要樞紐。這直接影響了羅比的創作過程——藝術家被更專注的心態引導,走向更純淨的意識。
在此次展出的新系列中,雖然經歷了與羅比早期作品相比的風格變化,但他從個人記憶中繪畫的方法仍然不變。羅比童年記憶源自於爪哇中部的安巴拉瓦(Ambarawa),在那裡他必須創造一個名為「Belik」的人造水源,這是一種傳統的水井,而「Tuk」則是從井裡冒出來的水泉,在這被比喻為嬰孩的母乳體驗。 90年代的印尼村莊,許多居民負擔不起家中的供水設施。每到旱季,當水資源變得稀缺時,村民們就採用了傳統方法來獲取乾淨的天然地下水。他們需要建造一個“Belik”,這就是在乾涸的河流附近的淺區域挖掘,在地下水積聚之前挖到“Tuk”的冒出,一個流動的泉源。村民將一起以石頭和石頭蒸餾並過濾渾濁的水,直到水中雜質被濾淨。
根據羅比的話來說:「創造『Belik』尋找『Tuk』的過程,現在對我來說就像是像徵我作為家庭男主角的人生旅程。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陷,有些不完美的特質可能會無意間傳給我的家人。身為家庭一員,我必須有意識地深入自己的內心,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需要篩選過濾掉現有的以及潛在的“雜質”,以此為我自己和家人培養更好的習慣。我必須提煉這些經歷,這樣我才能理性思考,避免不理智的行為。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親手獲取一滴水是多麼勞心勞苦的事,但我也見證了我妻子在為Laut哺乳時所面臨的同樣困難挑戰。尋找‘Tuk’——本質上可以視為生命之源的概念,現在對我來說就如當初在村里一樣重要。 」
作為一個新成立的家庭,羅比和他的家人,特別是他的妻子和女兒,一起克服了許多困難。在這次展覽中,羅比的大部分作品都描繪了一個由母親、父親和孩子組成的家庭單元。這些畫作中的人物通常被刻畫成類似成雙成對的形狀,看似類似母親乳房,其中一些作品中的描繪甚至看起來像一道噴出的牛奶水柱,或可能是湧動的泉水。我們看到畫中再次出現了蘋果元素,這次被塑造成人形,愉快地站著並代表著生活中的簡單快樂。每當蘋果出現時,羅比就會回想起童年時的記憶,那時在罕見而特殊時刻,父親便會給他一個冰爽蘋果。
「Tuk」這個比喻與羅比產生了深刻的共鳴,因為他將自己的藝術作品視為滋養靈魂和激發靈感的源泉。正如“Tuk”提供了乾淨的水源用以維持生命一樣,羅比的藝術借鑒了他的個人記憶和經歷,成為創造力和成長的來源。這濾淨水源的過程,就如同羅比的創作過程──包括濾掉雜質,並創造出純淨而有意義的事物。同樣,羅比在創作中過濾和提煉自己的情感、記憶和觀察,打造出既反映他的內心世界,又能激發觀眾想像力的作品。透過這種形式,羅比的作品成為了隱喻性的“Tuk”,讓人耳目一新,並提供了對藝術家的世界清新而真實洞察,並邀請觀眾反思自己的經歷。
正在展出|阿爾敏·萊希 - 倫敦
「泉源」
2024年1月11日 — 2月17日
此次個展標誌著羅比藝術創作與發展的新篇章,也是其早期普普超現實主義風格的重大轉變。這意味著更高層次的創作成長與成熟,而創新不僅體現在藝術創作上,更是個人層面的淨化與重生。
— Farah Wardani,作家、策展人
關於藝術家
印尼藝術家羅比·德·安托諾出生於1990年,目前工作生活於印尼日惹特區。安托諾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畫家,在印尼以及世界各地均舉辦過個展並參與群展。其藝術靈感根植於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與馬克·萊登(Mark Ryden)的流行超現實主義(Pop surrealism)。運用文藝復興的經典繪畫風格,安托諾同時借鑒了英雄主義、流行文化符號和荒誕黑色幽默於畫布中上演了充滿衝突矛盾的人類經驗。
「我的作品中包含了一系列對我來說非常個人化的藝術語言。我向來都覺得從過去經歷中獲得靈感是最好的,因為有助於我坦誠地透過繪畫面對自我。我畫就像一面鏡子,在鏡子裡我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很多時候,我會在這裡找回以前的自己,並為未來的自己帶來一些希望。儘管如此,同時,我也喜歡挑戰自己,創作能夠觸動他人情感的作品。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畫作中留下線索和象徵,作為開啟交流的契機。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作品的解釋,我喜歡人們試圖解讀這些或許令人感到模擬兩可的圖像。這些都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也深刻影響了我作品的概念和視覺方向。”
—— 羅比‧德‧安托諾
更多信息,請點擊卡片
更多全球藝術市場的最新動態請持續關注 Art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