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o
Language
HomeNewsV Magzine專題|蒲英瑋對話仇浩然:“何以為龍?”

V Magzine專題|蒲英瑋對話仇浩然:“何以為龍?”

2024.01.12 10:49

2024年新年到來之際,由藝術家蒲英瑋作為視覺創意指導與V Magzine中文版合作的1月刊中發布「何以為龍?」專題。 V中文版1月刊以時尚和消費的眼光,從各種角度參與了「龍」這一圖騰的當代塑造和時代流變的過程當中。收藏家仇浩然作為特邀訪談策劃,在本專題中與藝術家蒲英瑋對話,以「龍」為線索,聚焦個體與世界的對話,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以及在地性與全球化之間的平衡。

以下文章及內容轉載自《V Magzine》中文版。

图片
图片

幾千年來,一代代畫師工匠們演繹和詮釋著「龍」的形象,一代代華夏子民被指引著共同想像「龍」的生命體。 「龍」的外觀不斷變化,但我們都默認:它們是同一個種族;我們也因此而默認:我們是同一個種族。

許多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繼續沿用這一傳統母題,龍的形象千變萬化或隱或現,繼續指引我們的集體想像。

图片

藝術家蒲英瑋與V Magzine共創視覺,圖形由蒲英瑋設計
巴洛克刺繡針織連身裙 Balmain

V中文版1月刊以時尚和消費的眼光,從各種角度參與了「龍」這一圖騰的當代塑造和時代流變的過程當中。然而,「何以為龍?」這是藝術家蒲英瑋提出的問題。

作為新一代政治性觀念藝術的積極參與者,蒲英瑋創造性地繼承並發展了社會主義美術與中國早期前衛藝術的視覺與思想脈絡,其實踐跨越繪畫、寫作、設計、策展、講演等多種形態,試圖建構一種富有鼓舞性與動員性的「新國際主義」 作品脈絡。

图片

藝術家蒲英瑋共創視覺,為本期主題將其標誌性的「帝國字體」組合設計了一個「龍」的logo/當代圖騰。
紅色皮質斗篷、紅色皮質直筒長褲 Route Six

收藏家仇浩然作為特邀訪談策劃參與到本期藝術專題,他有著深厚的家學淵源,收藏著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也與全球數家重要藝術機構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他同時具備著全球視野和對本土文化的關照。

在與蒲英瑋的對話中,他們以「龍」為線索,聚焦個體與世界的對話,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以及在地性與全球化之間的平衡。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旨在重新思考「龍」這一傳統意象,探索其在當代更新的生命力與意義。

图片

仇浩然

關於「龍」的私人感受,我有兩個故事想分享一下。第一個故事與我的家庭有關,因為我的祖父是一位古董收藏家,家中常擺放著與龍有關的古董。大約三年級的時候,美術課上被要求畫一隻花瓶,我在其中加入了一些「龍」的紋理,老師說我畫得十分傳神。隨著課堂下的深入學習,我開始注意到「龍」的紋理和顏色隨著年代變化的差異,也思考著不同歷史背景下,「龍」的變化代表著什麼。

第二個故事可能就比較神秘,也許有點「迷信」。我的母親曾告訴我,有一位算命先生說在我出生前,天氣會雷雨交加,但我出生後天氣就會突然變得晴朗。這位算命先生的話竟然真的應驗了,家裡開始傳說我是不是「惡龍」或是「神龍」降世。

蒲英瑋

我對於「龍」也有著一種非常家庭化的感受。因為我的母親屬龍,而我屬蛇,也就是小龍。屬相的關係讓我認為「龍」並不是一種神聖或邪惡、遙不可及的存在。另一方面,我的父親是一位石頭收藏家,熱愛奇石。他經常會發掘一些獨特形狀的石頭,如觀音或龍的形狀,將它們視為珍寶,並精心地配上木盒底座,將其擺放在家中的特殊位置,以祈禱家庭的平安和福氣。

在這個過程中,父親將他對「龍」和「佛」的認知投射在石頭上,將他潛意識中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具象化。這種定義事物價值的行為模式與藝術的邏輯非常相似,是人類獨有的價值行動。因此創作時,我能深切地感知到這種家庭化的關聯,龍對我來說成為一種親切、可對話的存在。

图片
蒲英瑋作品:《暗龍星》(局部),2022-2023,布面油畫、壓克力、紙本拼貼、網版印刷、絹、金箔、郵票、信封、烤漆、油漆筆,100x80cm

仇浩然

“龍”曾經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皇權崇拜”,但其實不同的個體對於“龍”氣質的理解也是不盡相同。

蒲英瑋

是的,「龍」本身就是一種被塑造的形象。普遍認為蛇是「龍」的原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龍」的形象進行了延伸,融入了牛羊、鱷魚等各種動物的特徵,這種多樣性代表了人類對於超越自身能力的事物的嚮往與想像。因此,中國的「龍」本身寄託了人們對美好願景的嚮往,同時也承載著一種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這種共存關係賦予了其豐富和深刻的象徵意義。

仇浩然

隨著時間的推移,「龍」的形象和象徵意義發生著多樣化的演變。從商周時代的符號性圖騰,到戰國時代的龍紋,再到唐代時期明確而清晰的「龍」形象,這個過程不僅反映了人民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也標誌著皇權合法性建立以及神聖力量人性化的過程。

在這個演變過程中,中國的「龍」已經成為一種華夏文化特有的祥瑞和福祉的象徵,與西方的龍「dragon」有了明顯的區別。這種意象回應著中華民族海內外每個個體的期許以及對民族的責任感,成為一種超越時間的、公共的精神。

图片
龍紋織繡,唐代文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蒲英瑋

落腳到我的創作意圖,創作中去引入「龍」或某些創作手法實際是一種對於社會和歷史的文化訴求,是希望作為當代藝術家能夠從個人的角度去反映現下的社會現實,去回應一些政治議題。但絕非要將觀眾生硬地帶入宏大議題的討論中,而是希望透過作品為人們創造一種政治體感,從而引發大家對某些現象的思考。

仇浩然

說到作品的政治性,我認為蒲英瑋的作品是非常區別於早前中國藝術家作品的。這不僅是中國政治環境乃至全球政治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同時,蒲英瑋不再在作品中描述某些具體的感受和觀點,而是引入觀照歷史和哲學的藝術方法論。我認為這種創作手法能夠讓作品有更強的生命力和更持久的藝術影響力。

图片

仇浩然

剛才我們提到「龍」作為一種符號很多時候象徵著一種傳統政權的合法性(legitimization)。那在現代社會的脈絡下,蒲英瑋你在作品中使用「龍」的形象的意圖是什麼呢?期待觀眾有什麼樣的回饋呢?

蒲英瑋

我想要透過作品傳達一個當代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生活的複雜性,包括對社會的觀****察、意見、贊同和期待。同時這種複雜性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生長的。面對日常生活中各種繁複的訊息,人們需要時間來理解,需要與這些相左的聲音共處,實現自洽。

仇浩然

看到你的新作品《珍龍取水》中關於中國古代誌怪故事集《聊齋誌異》的元素運用,這些元素也是廣義的中華文化所共享的,我是否可以理解為你希望在現代藝術表達中為傳統文化尋找新的詮釋?

图片

藝術家蒲英瑋共創視覺,手繪著色圖片:銀色亮片造型頭飾 YUEQI QI
融合蒲英瑋作品:《珍龍取水(聊齋誌異:從天堂、地獄、資本主義帶來的形象)》(局部),2023,布面油畫、壓克力、網版印刷、絹、國畫顏料、水墨、郵票、金箔、銅箔、噴漆、馬克筆,200x300cm

蒲英瑋

首先,我的創作邏輯圍繞著一些固定的符號和形象,希望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有機地聯想到我作為藝術家和實踐者的個人豐富性。我強調作品中個人生命的符號,期望創造與中國社會變遷相關的視覺體系。例如,透過對非洲的關切,重新思考「父親」形像等方式,將個人經驗和觀察融入作品,釋放個人材料的潛力。

同時,蒲松齡《聊齋》的寫作方式展現著強烈的公共性,與我的創作邏輯非常契合,因此我借用其中元素並引入更長的「近代中國」的時間線,企圖去超越傳統的中國當代藝術表達方式,透過關鍵性元素重新解構,創造非傳統的表達形式。

图片

仇浩然

談到傳統文化在當代藝術中的呈現,我覺察到許多華人藝術家試圖在西方主流的藝術體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卻未充分體現我們傳統藝術文化的獨特之處。我認為中國藝術應如同「龍」一樣,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持續吸收新文化,不斷蛻變,卻始終保持其經久不變的精神,唯有如此,中國藝術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蒲英瑋

我認為不同的藝術創作者或觀眾所面對的社會現實是非常不同的,反映在中國當代藝術的表達形式上也不盡相同。以我曾就讀的四川美術學院為例,其創作風格受學院性質和時代關注要點的影響,呈現出與市場風格截然不同的特色,類似於農民畫、鄉土藝術等形式。

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藝術生態擴散得更廣泛,參與藝術討論的人數與聲量都在擴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在深度思考和關注關鍵問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聲音並沒有達到預期的影響力,文化層面與全球化之間的良性互動似乎有些不足。

图片

藝術家蒲英瑋共創視覺,手繪著色圖片:飾鑽連身裙 Valentino
融合蒲英瑋作品:《紅龍》(局部)2021-2022,布面油畫,木刻版畫,藏紅花,宣紙,水墨,紙本圖像輸出,絲網印刷,丙烯,金箔,郵票,油漆筆,40x60cm

蒲英瑋

我想繼續這個主題並與仇浩然深入討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許多文化工作者似乎更偏向關注西方國家,如英美和法國,而往往對非洲和南美等地的藝術和文化忽視較多。同時,當中國藝術家討論全球化時,許多人仍然將焦點放在西方的經典博物館上。我認為中國當代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應該是更新對藝術全球化的認知,不僅限於在西方經典博物館舉辦展覽。

仇浩然

我認為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語言和傳播方面的問題,全球藝術的定位和意識形態主要以英語為主導,導致在藝術傳播中經常需要進行翻譯,這可能限制了某些當地的藝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

其次,強勢的西方美術館體係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在西方的美術館中,中國藝術往往被視為一種填充或補足,而中國的美術館中,尤其是一些新興美術館,存在著相當話語權的缺失。

第三,國內美學教育的不繫統性也是一個挑戰,與西方國家的藝術學院相比,國內的教材缺乏系統性和目的性。

最後,社會觀眾的藝術認知程度相對較低,大多數中國觀眾對藝術的理解仍有待提高,要推動中國的當代藝術發展,需要對大眾進行更全面的藝術認知教育。

因此,藝術從業者或文化從業者在認識到這些限制的基礎上,需要保持開放的思想,避免被外部因素框架。讓藝術創造的巧思如同飛「龍」一般遨遊,超越既定框架,真正去平衡在地化和全球化的張力。

图片

出品:王鋒,李曉娟
監製:於夢菡 Rebecca Yu
編輯:韋禕
特邀創意指導:蒲英瑋
特邀訪談企劃:仇浩然
攝影:WIN TAM
攝影統籌:YUKO
美術設計:BOCIAN&WPDF
撰稿:處子出桃
造型:Mou
時裝助理:Novi、Ryan
模特兒:賴思思(WEBS 巨合模特兒)
新媒體統籌:Chen
新媒體設計:付路
以上文章來自V中文版1月刊,有刪改


蒲英瑋簡介

蒲英瑋,1989年出生,現工作及生活於中國北京。 2013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2018年畢業於里昂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並獲得評審委員最高嘉獎。作為新一代政治性觀念藝術的積極參與者,蒲英瑋創造性地繼承並發展了社會主義美術與中國早期前衛藝術的視覺與思想脈絡,其實踐跨越繪畫、寫作、設計、策展、講演等多種形態,形成了藝術家獨特的語言系統與歷史視閾。在近期的實踐中,蒲英瑋進一步將自己投身於世界範圍內的革命史中,並融入了更多樣化的在地性文化,試圖建構一種富有動員性的「新國際主義」作品脈絡。其作品展出於德勒斯登國立美術館、利物浦沃克美術館、新中法學院、星美術館、和美術館、松美術館、OCAT館群、四方當代美術館等機構;曾參與第十三屆上海雙年展、卡昂電影節;曾獲約翰莫爾繪畫獎,文章《帝國遺產》獲得IAAC國際藝術評論獎。

更多全球藝術市場的最新動態請持續關注 ArtPro。

Source: 蜂巢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