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Artworks
Preface
近日,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获奖名单在上海揭晓。“风华正茂——荣宝斋第二届青年艺术提名展 • 当代艺术展”提名艺术家刘泽群凭借作品《存在NO.13》斩获最高奖。
约翰·莫尔绘画奖(John Moores Painting Prize)是由英国企业家约翰·莫尔(John Moores)于1957年创立的一项国际性当代绘画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该奖项以匿名评审机制著称,旨在发掘和奖励当代优秀的架上绘画作品,不设年龄、职业和背景限制,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参与。
约翰·莫尔绘画奖在国际艺术界享有很高的认可度,并通过多年的举办,成为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平台。自创立以来,许多著名艺术家如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彼得·布莱克(Peter Blake)和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等都曾获得过该奖项。
2010年,约翰·莫尔绘画奖被引进中国,并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支持下,成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平台。该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多届,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并推动了中英艺术界的互动。
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的获奖作品不仅在中国展出,还将与英国获奖作品一同在利物浦双年展期间展出,并在英国利物浦国家美术馆举办展览。同时,本届大赛一等奖的艺术家刘泽群将在英国举办个展。这一机制为获奖者提供了国际化的展示机会,进一步推动了中英艺术交流。荣宝斋是较早发现刘泽群艺术才华的官方艺术机构,不仅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还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和推广活动,让其作品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和赞誉。例如,邀请他参加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心境映象——荣宝斋当代艺术展暨木版水印特展”。此外,刘泽群的艺术才华也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获得“风华正茂——荣宝斋第二届青年艺术提名展 • 当代艺术展”提名。
刘泽群的“存在”系列作品始于在南大读研期间。他的创作深受周围物件的启发和童年生活的影响,将原本是一种金属色的水桶,用水墨效果去处理,呈现一种沉着、冷静的效果,视觉上也更有冲击力。关于“存在”系列作品的解读,一方面,是对童年成长的追忆和周围环境的反思,与艺术家本身的情感相连;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黑白器物的符号化重组,以极简的构图叩问工业文明中的人性困境。“探索”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新性,展现了当代水墨艺术的多元可能性。这些作品不仅在技法上突破了传统水墨的局限,更在主题和表达上呈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反思。“探索”系列作品通过融合现代艺术语言和传统水墨技法,探索了宇宙畅想和生命进化的维度。他的作品超越了传统水墨的再现与拟像,以先锋的态度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神性临在结合在一起,激发了观众对经验与超验之间的通感。“飞碟”系列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受到“探索”系列作品的影响,其灵感来源于科幻元素和现代科技的想象。飞碟作为科学之谜,一直是人们幻想的对象,这种神秘感和未来感为陶瓷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刘泽群的“飞碟”系列瓷器作品不仅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通过独特的造型和釉色展现了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