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o
Language
HomeShows“天演”第一回
IntroductionArtworks
Preface

“天演”取自1897年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文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但本展览并不是关于《天演论》的解释,也无意承载其思想,只是借用“天演”这个词的意像表达处于改变中的人、世界和艺术的关系。

世界之变,人之变。历史总是被某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改变方向,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的自然力量与伦理演变过程中的人为力量,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再次成为了新问题。当危机来临,人们不得不反思人类共同的困境以及历史与现实、群体与个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信息共享时代,科技、网络与大众媒体的强介入,使人的生存方式、语言习惯、理论关系、集群方式等都发生了改变。从而带来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形式和意义的改变,甚至是一次艺术的解放运动,这必将带来艺术史的转向。

在这个极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变得飘忽不定。“艺术”则是激流时代的一叶风帆,处于浪潮之中的人们是看不清方向的,此时更需要个人的独立判断与思考,也许看清自己便看清了艺术。当大潮退去,那些最坚硬的岩石仍可寻得蛛丝马迹,艺术是他们的证词,也是时代的镜像。

“天演”项目希望记录时代变革中个人的价值,主张从整个文艺思潮下探讨当下的现实生活和艺术生态。强调 “正在发生”和自然生长的“艺术,支持鲜活而不可描述的非艺术形式的探索。挖掘具有独立精神和实验性的艺术家和团体。

本次展览很荣幸邀请了王鹏杰、左右右、邓菡彬、于艾君、孙逸飞、李昊的反叛六位活跃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分别策划了:介似艺术、全民解放汉语、西格马林根、逃,六个单元的内容。作品形式包含:绘画、装置、表演、文本、网络生成、影像、声音、写作等多种方式。参展人员有艺术家、学者、作家、记者、演员、学生、网络达人等。本展览计划每年举办一次,通过持续记录和挖掘各领域创作者的实践成果,最终实现一部具有文献价值的视觉文本。

最后感谢所有创作者的参与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我们有机会以艺术的方式共同记录和呈现时代变迁中的瞬间。

策展人:成蹊

2020.07.29

介似艺术

Art Is Almost In It

策展人:王鹏杰

艺术家:李汉周 / 麻小帅 / 苏家政 / 吴凌昊 / 王群元 / 王鹏杰 / 小仔

主题阐释:作为本单元策展人,我最近越发觉得以前(包括昨天)的艺术定义每天都在瓦解,我几乎无法确信什么是今天的艺术。不过,我能确认那些艺术史上留下痕迹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的延续性新作品,在今天都不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我比较确信,什么是艺术,我不太说得清楚。而这个认知危机在今天的艺术界是一个核心危机,是决定了所有其他危机的危机,于是我想通过这个单元展览来简简单单、浅尝辄止地触及一下这个问题。之所以是浅尝辄止,是因为我认为我自己和美术馆方还没有做好为艺术献身的觉悟,所以有些探讨不能走向彻底。艺术作品本身就是灰色的区域,较好地消弭了一些对当下过于明确的尖锐性,所以我们这个单元仍然大约是一个艺术性展览,但你如果从中看出了一些艺术以外的东西,那是你的事情了,跟我们无关。“介似”听起来很像天津话“这是”,翻译成普通话说即“这是艺术吗”。我们展览中所选择的这些“作品”是否是艺术,我想对于今天很多人而言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及其构成的小语境,在国内艺术展览中比较少见,大部分观众面对这些材料和文本的时候可能也无法确认这是不是艺术,大家能想一想这个问题,那就挺有意义的。至于为什么采用天津话,其实没有啥说得清楚的原因,我觉得应该用就用了,就这么随性,是的,这种不可理解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美学的一个有趣的特征,大家意会吧。

全民解放汉语

National Liberation of Chinese

策展人:左右右

参展艺术家:旱地 / 何佶佴 / 李红旗 / 刘丽勇 / 童垚 / 赵邦 / 左牵羊 / 左右右

展览说明:艺术领域可能更依赖民粹思维,因为更隐蔽,造神运动一点也不少。但是,不会再有一个超级叙述者了。一切都是过度,图像、声音、信息、文字。过度既淹没表达,也让表达重获自由。语言前所未有地表现出自己的轻盈。在逻辑上没有道德可言,每个人都有随意建立自己的逻辑,也即他自己的语言形式的自由。新的隐喻不断被发明出来。语言已经被用坏到了这个程度,众声喧哗,全民解放汉语。

攻打天罗地网

Attacking the Tight Encirclement

策展人:邓菡彬

艺术家:邓菡彬&热情学院 / 幼黎 / 同瑶 / 赵华&姜可琪 / 陈鹏飞 / 刘行 / 徐昊旻&王劼文 / 梁雨荭 / 使命召唤小组(陶琪 / 施奇 / 吴嘉文 / 吴亚哲 / 张炀)/ 刘祥云

主题阐释:数据时代正在到来,但从人文的角度而言,这并不是从天而降的新事物,而更像是老故事翻了新篇。人生识字忧患始,可能从仓颉造字开始,符号就即将人们的大脑连接起来,又生就着遏制创造性思维的危险。天罗地网早就已经到来,而对它的颠覆和攻打,也似乎从未能够脱离它而存在。只是一部分艺术家们的自反性开始在此刻变得更为强烈。用符号来解构符号,用数据来渗透数据,艺术家们认真的游戏、严肃的狂欢,将自己的攻打也编织进这张大网之中,左右互搏,来回替换。

又气又笑又佩服

Being Mad, Yet Laughing and Admiring

策展人:于艾君·薄铁社

艺术家:戴亮 / 黄文亚 / 王梵僧 / 阎实 / 于艾君·薄铁社 / 张春华 / 赵银鸥 / 郑宏昌

主题阐释:8月中旬,当代艺术城乡结合部派出由雨政乡村龙王管理局代理策展人、艺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临时小组等单位联合组成的纠察组,对潜伏北京的艺术养殖违法违规使用观念问题进行专项调查行动,此轮调研和突击纠集收获颇多。策划组核心成员于某某考察了宋庄、广东、顺义和燕郊等数个艺术养殖主产个体户,随机抽查艺术规模化公司和艺术家的违规用药用料等情况,并听取部分非艺术界以及相关从业、无业但时常便衣人员对专项整治行动情况的汇报,实地调查(实则是学习)了艺术家工作室、培殖书房,像模像样或乱糟糟或井然有序的加工车间和半成品物料及设备仓库。

从聊天交流情况看,暂未发现违规使用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违法创作行为。展览协调小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艺术家思想转轨可能性的监管,切实规范“作品改良剂、展陈改良剂、微观念制剂”等投入品的使用,强化监测,杜绝以“艺用非药品”名义隐性添加西方自由观念的行为。

据了解,我国艺术家年净增人数可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川渝和东北等地。下一步,当代艺术农村部、雨政乡村龙王管理局以及艺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临时小组等单位还将继续联合其他艺术家,随时自检并汇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条理化呈现各地对艺术工作的方方面面及作品生产事件的阶段性成果,督促各地建立长效艺术循环机制,加强宣传我国文艺方针,规范思想培训,确保艺术工作高质安全。

最后祝展览圆满成功!真是“又气又笑又佩服”啊!

于艾君·薄铁社

20200803

西格马林根

Sigmaringen

策展人:孙逸飞

艺术家:刺纸 / 高雨初 / 罗京 / 刘非 / 孙逸飞 / 吴昊 / 杨涛 / 殷童

主题阐释:1944年随着盟军开进法国,德国人贝当元帅及其名义下领导的法国维希政府迁到了德国南部的西格玛林根(Sigmaringen)。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以布里农为首脑的,享有法国流亡政府治外法权的城市国家。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在西格玛林根开设了使馆。在这片飞地上生活着6000多公民。在官方层面,为了营造维希政府是代表法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幻象,国家机构继续着它在法国时的工作:每天,政府都作出数不清的声明、法案与行政决策,但这些所颁布的文件毫无实际效力。在西格玛林根的维希政府就像是一台失去了国家的国家机器,它自行运转,漫无目的地实现着自身的职能。齐泽克将哲学比作精神上的西格玛林根,虽然哲学充满了对于世界的天马行空的洞见,但真实生活却与这些哲学思想毫不相干。而艺术似乎与哲学拥有相同的境遇,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着现实生活的困境和常常随之而来的无力感时,使用艺术去解决现实问题本身就变得令人怀疑。绘画作为艺术的子命题,其面临的不仅是来自现实层面的疏离感,更是当其面对着其它艺术形式时,由于绘画媒介其本身的单一表现性与本体话语的非逻辑性(相对于语言来说),其本身对于社会现实的反馈总是面向个体的创作者而对观看者来说总显得语焉不详。从此说来,绘画是否真的是一出模仿着现实生活的虚假事件,抑或它的真实力量恰恰是在于其不直接介入生活的态度,以其与生活的距离感,带给绘画以更深的维度。

Escape

策展人:李昊的反叛

艺术家:溜达逛展艺术协会成员

主题阐释: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面对危险都有自己的逃生手段,人类也不例外这是我们生存的本能。那么在面对逃离危险这件事人类比动物看的要长远,似乎动物的本能只会看到眼前的危机,或者马上要发生的危险。而人类会思考更长远的危机,或者为一个长远的危险做准备。但是逃离危险也并不意味着危险会消失,我们会对将要发生的危险和所面对未知产生的新风险进行比较。我们会选择我们相信的美好为以后留下一些什么痕迹。

逃离危险也只是我们面对危机的一个愿景。

如果说宗教的圣地是耶路撒冷的话,那逃跑的圣地就是敦刻尔克,无论是二战时期盟军为了逃避法西斯的追杀,还是在近些年中东难民越过海峡向英国的流难之路。以及最近海峡对面的英国开始脱离欧盟,它都记载着一部分人类面对危险所选择的避难之路。

这次带来了27个网络上征集艺术家的作品,来自溜达逛展艺术协会。溜达逛展艺术协会是我的个人项目,一个为期一年正式的非正式艺术协会。我会暴露主题且不设主题框架的征集协会成员的作品。通过打印出来的复制品代替原有作品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将打印好的作品装进一个密封好的漂流瓶中,由敦库尔克海峡投放,作为一个逃亡的愿景代替我们渡过敦刻海峡这个逃跑的圣地。活动像是一个为了纪念逃跑的仪式,像是一种面对未知的问候。又像是一个献给海洋的展览。

Collaps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