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11月4日到2024年2月18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联手,在上海UCCA Edge展出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1869-1954)的个人展览——“马蒂斯的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20世纪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是“野兽派”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艺术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军人物。他的艺术生涯在中国首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示,“马蒂斯的马蒂斯”在北京UCCA的展览期间,以其深入而系统地呈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艺术理念的演变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吸引了超过二十万人的目光,成为2023年北京最引人瞩目的年度展览。
展览从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的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的馆藏中,挑选了280多件包括油画、雕塑、素描、纸上墨水、版画、剪纸、书籍插画、织物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和藏品,展现了马蒂斯从学徒时代开始,到开启野兽派并成为其代表人物、再到后期专注于剪纸艺术,直到晚年设计旺斯礼拜堂的完整的艺术生命和探索之路。此外,展览还增加了一个特别章节,探讨了马蒂斯与“野兽派”对中国1920-40年代现代绘画运动的联系和影响。
今年是马蒂斯诞生154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法国马蒂斯美术馆特别将其珍藏的作品首次带到中国展出。这次“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在上海UCCA Edge举办,展示了马蒂斯从早期到晚年的各个创作阶段,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他的艺术历程和风格变化。这也是对UCCA Edge之前的“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中的马蒂斯作品的一次有力补充,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欣赏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魅力。
这次展览以马蒂斯的艺术创作为线索,结合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和他70年前捐赠的一批珍贵收藏,让中国观众有机会走进“马蒂斯的马蒂斯”,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探索、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展览呈现了马蒂斯的多样化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也展现了他对自己和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感悟。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发现之旅,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理解马蒂斯的艺术魅力。
马蒂斯,法国纺织世家的传人,1869年的最后一天诞生于勒卡托-康布雷齐。他在与世长辞前的两年,将自己珍藏的一批精品作品无私地捐赠给了故乡,成为了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的馆藏精髓。马蒂斯不仅亲自挑选了展出的作品,还参与了美术馆展厅的设计,甚至规定了每件作品的摆放位置,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马蒂斯美术馆是马蒂斯在世时唯一亲手策划并亲眼见证的美术馆。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马蒂斯的马蒂斯”,这是因为艺术家本人对美术馆的布展有着密切的参与和指导,他想要突出自己在展览中的“策展”身份。所以,这次展览就像是马蒂斯的艺术遗产与现代观众的一次亲密对话,让我们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马蒂斯一生中的艺术探索、创作过程和艺术思想。
马蒂斯的马蒂斯,以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为线索,分为11个部分,在UCCA Edge的三层展厅中,占地1700平方米,展出了280多件珍贵的艺术品和收藏品,让观众感受到一个充满马蒂斯个性和风格的展览。展览特别为上海的展厅设计了仿剪纸的天花板装饰,色彩斑斓,灵感来源于马蒂斯的作品,展墙也采用了富有设计感的形式,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既是对这位“野兽派”先驱者突破美学常规,大胆探索色彩和艺术形式的赞颂,也是呼应了马蒂斯希望观者能在欣赏他的艺术时“沉浸在色彩之中”的愿望。
马蒂斯的马蒂斯,以一封艺术家亲手写下的信作为开篇,向读者展示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是如何诞生的。这些展品都是马蒂斯在临终前亲自挑选出来的,他希望它们能够成为一个美术馆的收藏。
本次展览的后续章节不只是对马蒂斯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的全面概述和分析,更是马蒂斯自己对他一生的艺术探索的一次深刻诠释和总结。
“马蒂斯的艺术启蒙之路”展示了艺术家在早期阶段如何不断积累和拓展自己的创作技巧。在这个时期,马蒂斯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比如花了六年半的时间才画完的《夏尔丹的鳐鱼》(1897-1903)、肖像画的练习,比如《自画像》(1900),以及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光线和色彩,比如《第一幅橙子静物》(1899),为他后来的艺术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野兽派的革命”则重点展现了马蒂斯引领的“艺术革命”,通过一些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作品,比如在阳光灿烂、色彩斑斓的小渔村科利尤尔创作的《科利尤尔的太阳街》(1905年夏)、《科利尤尔的海岸》(1905)等多幅作品,以及马蒂斯一生珍藏的组画《鸢尾和虞美人》(I和II,约1912年春),展示了马蒂斯如何勇敢地打破传统绘画的规则和束缚,颠覆了陈旧的画法,为绘画史开辟了新的篇章。
《1920年代:模特的魅力》展示了马蒂斯在一战后的西方文化艺术繁荣时期,如何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在《小纤细躯干》(1929)、《穿彩色条纹裤的大宫娥像》(1925)、《〈亨利埃特 II〉素描》(约1928)、《室内裸体像、威尼斯台灯与金鱼》(1929)等作品中,马蒂斯运用雕塑、素描、版画等多种媒介,对人体和人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的作品中,东方风情的服饰,装饰性的布景和道具,以及模特身上散发出的丰韵气质,都为马蒂斯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图像的张力,让观者感受到他的叙事空间的魅力。
接下来的章节重点介绍了马蒂斯艺术创作的转变和媒介的多样化。在“旺斯礼拜堂:最后的创作高峰”中,马蒂斯已经快80岁了,他开始投入到旺斯礼拜堂的设计中,这一过程持续了四年,也是他一生艺术探索的巅峰之作。
本章以“剪纸”为主题,探讨马蒂斯晚年的艺术创作,他在这一时期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剪纸艺术中。从《〈决定性瞬间: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集》的封面草图(1952)、《伊卡洛斯》(1947)、《蔓藤花纹》(1947)到剪纸艺术的巅峰之作《爵士》(1947),马蒂斯不断拓展剪纸的创作领域和表现力,使之成为一种既能独立呈现,又能与壁画、织物、彩色玻璃花窗、书籍等不同媒介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马蒂斯认为,不透明水彩剪纸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革新之一,也是他对线条与色彩关系问题进行长期探索的成果。
本章将重点介绍1930年马蒂斯前往塔希提(大溪地)旅行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马蒂斯在经历了多重困境后,决定在60岁时给自己一个全新的挑战:探索塔希提的异域风光和独特光线。这次旅行虽然只持续了两个月,但却激发了马蒂斯多年后创作的一系列杰出作品,如《塔希提之窗或塔希提岛II》(1935年12月18日-1936年3月15日)、《大洋洲,天空》(1946)和《大洋洲,海洋》(1946)等。这些作品展现了马蒂斯对塔希提自然景观和文化符号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这次旅行不仅让马蒂斯开拓了视野,寻求了内心的平静和超越,也为他后来投入具有革命性的剪纸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接触油画之前,青年时期的马蒂斯从奢华精美面料里获得的视觉美学体验深植于他的记忆之中,成为其后期创作灵感的沃土。马蒂斯不但将它们称之为自己的“工作图书馆”,还得益于其所掌握的相关技术,促使他将创作延伸至服饰、挂毯、地毯、丝绸方巾等织物的设计,以及对舞台艺术等领域的探索。这可以说是马蒂斯在开创“野兽派”之外,所引发的另一场重要的艺术革命。
第八章《马蒂斯的纺织艺术》展示了马蒂斯收藏的各式各样的纺织品,以及他在这方面的创作成果。其中包括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幅油画之一——《穿着蓝色冈多拉长袍的女人》(1951年12月),以及他用剪纸技法制作的挂毯《拉琴的女人》(1949年5月14日-1950年10月23日)等。马蒂斯从小就对华丽精致的织物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视觉美感受到了纺织品的深刻影响,也为他后期的创作提供了无穷的灵感。马蒂斯不仅把他的纺织品收藏视为自己的“工作宝库”,还利用他掌握的相关技巧,将他的艺术扩展到了服装、地毯、丝巾等织物的设计,以及舞台美术等领域的尝试。这无疑是马蒂斯在创立“野兽派”之后,又一次引领艺术潮流的壮举。
在“1940年代:风格的巅峰”中,马蒂斯用他标志性的鲜明色彩和流畅线条,创作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油画和素描,如《两个女孩,黄色裙和苏格兰格纹裙》(1941年11月2日-16日)和《凯西亚的肖像》(1951年6月14日)等。这些作品是他对自己从艺术生涯开始就对油画和素描领域的探索的总结:即如何在线条和色彩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而《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子》(1942年10月22日-23日)这幅极具创新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他在创作方向上的重要转折,也启发了许多后来的艺术家。
书籍插画可视为马蒂斯的特别创作领域,因为在这里他可以自如运用其所掌握的所有创作技法。此章节除马蒂斯的书籍设计作品之外,还同时展出了贾科梅蒂、莱热、毕加索和夏加尔等著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书,为观众呈现当时文学、艺术、出版行业密切交流所带来的创造力迸发的文化图景。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马蒂斯、野兽派与中国现代绘画的交流与影响”,展示了马蒂斯的艺术以及野兽派如何在中国传播开来,并对中国20世纪20-40年代的现代绘画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部分由UCCA研究部副总监黄洁华策划,通过展出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常玉、刘海粟、丁衍庸、关良等近代画家的珍贵作品,重现了马蒂斯的艺术(主要通过留学日本的中国艺术家)从法国传入中国的过程,以及当时复杂多彩的艺术发展景象,从现代主义风格、左翼文艺思想到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各种意识形态和风格流派纷呈。通过对这一段中国当代艺术的“史前史”的探索,展现了当时中国艺术家如何在马蒂斯的启发进行突破性的全新探索。
UCCA馆长田霏宇对此表示:“UCCA很荣幸将‘马蒂斯的马蒂斯’带至上海,于这座一直以来便是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核心城市进行呈现。一百年之前,马蒂斯的创作就曾在此激发人们对艺术的探讨。因此,我们期待与具有非凡艺术鉴赏力的上海观众分享此次丰富而细致的展览,并希望这些作品能给观众带去欢乐。”
法国马蒂斯美术馆馆长帕特里斯·德帕尔普则借用1952年马蒂斯为美术馆落成开幕撰写的致辞,对此表示:“马蒂斯美术馆的不懈努力旨在向全人类展现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令观众从中感受其创作带给这个世界的一点鲜活之美。”
“马蒂斯的马蒂斯”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长和首席策展人帕特里斯·德帕尔普策划,帕斯卡尔·罗德里格斯负责展览设计,Doors门艺提供全程支持,并得到法国驻华大使馆的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