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o
Language
HomeShows郭宇恒:SKIRUA的未来乐园
郭宇恒:SKIRUA的未来乐园
Artist: SKIRUA
Curator: 崔灿灿
Time: 2023.05.20 - 2023.06.30
Address: 北京顺义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唐人总部空间
IntroductionArtworks
Prefac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将于5月20日在北京总部空间推出00后艺术家郭宇恒的个展“SKIRUA的未来乐园”,由崔灿灿策划,展出艺术家的绘画、数码、装置作品共30余件,这是郭宇恒继2020年“今天的天实在是太蓝了”之后举办的第二次个展。

策展的片段

和我其它的策展不同,三年前,我在唐人看到郭宇恒的作品,被陌生、新奇,错综复杂的信息和氛围所吸引。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全新的、我不曾生活过的世界,和那些新样式相比,它并不乏味和轻薄,有着足够的强度、饱满的欲望和庞杂的细节,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未来即将到来。不知道是源于策展人的危机感,还是对刻奇的追逐,我约了郭宇恒做一个采访。

采访之前,我有些心虚,我并不了解出生于2003年的郭宇恒,我既怕用过去的经验去打量她的创作,因为缺乏对她的世界的了解、知识的守旧,信息的停滞,使得采访变成各说各话;又不愿陷入一种对新的追逐,而放弃过去对艺术的理解,脑海中那些“深度”、“经典”、永不过时的范式。在采访中,我好奇她的生活和价值观,并希望策划她下一个个展,便有了今天的展览。

展览的主题“SKIRUA的未来乐园“,来自于我和艺术家的协商。说是协商,其实是艺术家对我提出的主题的否定。最初,我斟酌了许多,希望以观众传播和交流的便利,用他者的目光搭建一个通俗的、概念化的定义,“千禧酷儿”。千禧指的是时间形态,作为时代背景,2000年之后出生的郭宇恒,生活在一个急速飞跃的时代,互联网、信息社会、宇宙虫洞,社交与消费模式的巨变,塑造了新的社会结构、生活空间和意义与价值的认定;“酷儿”指向郭宇恒的身份,互联网的原住民,数字虚拟的现实,二次元的异世界,同人文的人生路径和非二元论的性别认同等。然而,郭宇恒拒绝了这些“标签化”的认定,也使我再次反思策展人的工作,是保持距离的观看,给出一个上一代人评判性的“目光”?还是与艺术家同理共身,以当事人的眼睛看待世界?

和微信、微博不同,QQ贯穿了郭宇恒大量的社交生活,它可以便捷的接触陌生人,“扩列”成为她们认识有相同兴趣陌生人的一种方式。她们的自我,与生俱来,不像上一代人要从集体或是规则中逃逸,也无需通过创造一种风格或独特语言,以对抗来获得自我。她的“自我”天然、自信、也无需知识改造的递进,亦如郭宇恒从未想过进入任何艺术学院学习。这也让她幸运地逃离了“职业艺术家”的宿命,通过继承或是对抗,以回应艺术史的序列。

郭宇恒每天六、七个小时的互联网生活,大量的虚拟式的幻想,让“现实”逐渐消退。很多时候,她很难分清“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庞杂的信息、各式的新闻不断地推送,让她一方面焦虑,深受其困。另一方面,她又在虚拟空间中,编织自己的实体世界,摆脱她们所深谙的吸睛、廉价的网络交流的模式。“虚拟生活”替代了现实,成为生活本身,也让她不断地分化出更多对自我的幻想。

“SKIRUA”是郭宇恒的英文名,它并非创作的主题,而是郭宇恒的分身,是郭宇恒多个“真实与虚拟”的自我之一。展览中大量的人偶,成了郭宇恒幻想和虚构的自己,像是自画像,或是自传式的表述,但又逃脱了个人的宿命感,在不同的场景中游乐与生活。主题中的“乐园”源自郭宇恒试图建一座城堡的愿望。虽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渴望的“乐园”,但这座乐园,和过去的人文主义不同,它没有沉重的底色,也并非对现实的不满。SKIRUA的乐园就是SKIRUA的乐园,这个乐园玲琅满目,色彩绚丽,有着虚拟空间特有的质感、结构、序列,数以万计的信息、玩偶、贴纸、装饰品密布在这座“天真”的城堡之中。然而,从最早的草图开始,这座乐园便让我难以判断,那些关于策展经验中有关艺术内容和形式的法则,也逐一失效。

于是,和以往的展览不同,在这个展览中,我选择的策展方式,便是放弃策展:用艺术家给的展览名称,由她来决定作品的选择和展示,写一篇不能称之为论述的片段,再做一篇满带疑问的访谈,以减少观者的角度,他者的目光和我的经验,呈现一个全新的、强烈的、属于SKIRUA的乐园。那如何理解郭宇恒的作品?不去界定它属于什么风格,少去调动已有的经验,不要尝试给出定义,保持好奇,只是去看。

策展人:崔灿灿

2023年5月4日

Collaps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