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2023年5月27日至6月17日
第二部分:2023年6月24日至7月15日
白石画廊欣然宣布将于2023年5月27日在中国大陆开设第一个空间,选址于北京798艺术区。坐落于这座城市的艺术文化中心,在未来,白石画廊希望给观众呈现一系列的精彩展览,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北京空间开幕展题为《我爱中国》,象征着白石画廊希望通过艺术传递爱、增加与当地艺术群体的沟通和交流的美好愿望。为了此次开幕展览,画廊邀请了四十余位与之合作代理的艺术家专门为此盛事分别创作一件代表作,同时也将展出一系列来自画廊收藏的杰作。面对这次开幕展,白石画廊的行政总裁白石幸荣说:“我乐见艺术家们表达他们对中国、对北京的热爱和尊重,赢得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对艺术的喜爱。”白石画廊56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战后日本前卫艺术和当代艺术,这次开幕展《我爱中国》将展出代表深远及多元的日本艺术史的作品,并通过展览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有巨大潜力的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此次开幕展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重点聚焦在日本战后数个重要的流派,以及战后第二第三代的有建树的艺术家,展览时间为2023年5月27日至6月17日;第二部分将更着重展示新生代艺术家的活力与创造力,展览时间为2023年6月24日至7月15日。
展览第一部分将为大家重点呈现日本战后数个重要的流派,包括具体派、不定型艺术、物派及高赤中成员的作品。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变,同时也对艺术界造成重大的影响。此时的艺术家更渴望冲破传统,拓宽艺术的边界,将新的技法和材料运用到创作中,例如具体派中用身体绘画的白发一雄、穿着电灯泡制成的“电器服”的田中敦子、用装载着油彩的玻璃瓶投掷到画布上的嶋本昭三,还有运用无限的概念创作出极具生命力的作品的草间弥生,这些艺术家的理念和实践也对后代的艺术家有深远的影响。第一部分的展览还将展出战后第二及第三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分别带有时代的特征。如出生于北海道的艺术家花田和治,善于使用扁平和大面积的色块描绘山川风景;以及时常描绘天真又带有成年人情绪的小女孩的奈良美智,都是战后第二代艺术家的典型代表。战后第三代艺术家在个人经历上更为国际化,创作的形式也更加自由,如结合了仪式和绘画、描绘神兽的小松美羽,以交流和误解为主题创作的江上越等等。展览也将展示来自日本以外地区的优秀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给画廊的展览增添了许多色彩,如以漂浮在各大城市的大黄鸭装置闻名的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他将复刻黄鸭作品在画廊展示;杨泳梁以宋代山水为蓝本、结合电子影像创作,呈现一个“失落的桃花源”;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姜淼,以精美的丙烯雕刻画面独树风格;还有以各种色彩光谱表达的吴霜,以醒狮、中国龙、雪山等形象为主题创作的陈英杰,都将参与到画廊开幕群展,在同一场域内释放张力。
开幕展第二部分将更着重展示新生代艺术家的活力与创造力,袭成了具体派的精神“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年轻艺术家在创作上使用了更多非传统的媒材,以及各色丰富的主题,造就了他们个人的辨识度。来自日本的川岛优,使用传统日本画的材料创作,但画面具有当代的特质和强烈个人风格;在木板上绘画,希望打造出具有声音穿透力的画面的盐泽凯伦,极尽细节地描绘;擅长探索木材原料纹理的坪田昌之,搭配具有穿透力的色彩,引起观众五感的反响。第二部分的展览涵盖了超过二十位年轻艺术家的最新创作,展现当代艺术多元的面貌。
白石画廊1967年成立于东京,于银座创立以来,持续作为艺术业界中少数先驱性的存在。2012年设立“轻井泽新艺术美术馆”,是在日本的少数私人美术馆项目。自2015年以来,白石画廊相继在香港、台北、新加坡设立画廊空间,如今在北京盛大开幕,并将在首尔设立空间,继续深耕亚洲艺术市场。与知名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多次合作,“让白石画廊在城市中心生动展现出所在城市的独特风貌,成为具有向心力的目的地”,呈现白石画廊的审美理念及展示当代艺术的视野。不忘初心,白石画廊将继续支持有建树的艺术家,和推广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艺术家,拓展国际市场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