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o
Language
HomeShows低烧的绘画
低烧的绘画
Curator: 陆向怡
Time: 2021.03.18 - 2021.04.17
Address: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10楼
IntroductionArtworks
Prefac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宣布于3月18日在香港空间推出首个九零后女性艺术家群展《低烧的绘画》,展览囊括了陈若璠、江上越(Etsu Egami)、皆藤斋(Kaito Itsuki)、王雪冰、王茜瑶、颜秉倩六位艺术家的二十余件精彩作品。

九零一代成长于信息技术迅速迭代、各行业降低科层化(Reduction in bureaucracy)和平等主义知识共享的条件下,成熟于以往代际的比照体系(Comparative method)为之形成。如今,这一代际的艺术家群体逐渐进入当代艺术的舞台,而在性别问题成为焦点之一的当下,九零一代的女性艺术家在绘画中不再一味地表达性别割裂和对抗,她们的表达方式趋向于多元化和“元表达”(Meta-expression);她们在现有的时代优势下,有条件对“元绘画”(Meta-painting)和“性别主义绘画”作出双重突破。这代人跟以往的任何代际相比,都更处于“中间状态”中;面对时代的前后夹击,使用怎样的语言和态度发声?她们敏锐又随心所欲地运笔溢于画布,面临“青年危机”所作出的预设式反应,是具有敏感体质的超前反应,呈现出一种低烧的状态。

低烧,是一种身体轻微发热的症状,具有可感性,无论面对大的时代困境、艺术外部环境和艺术自身问题,这一“感觉”,可以是“被绘画”(Painted)的东西。艺术始终是以多感官的方式来体验世界的,感觉和身体天生就纠缠在一起。正如德勒兹在《绘画与感觉》一文中提及:“在画中被画出的东西,是『身体』,不仅仅因为它被再现为客体,而因为它是对一种特殊感觉的体验。”

江上越以流动的色彩、简洁的构图和通透笔触呈现出《彩虹》系列肖像绘画。有着多国学习和生活经历的她通过误听、误视等个人体验探索交流的本质,艺术家认为彩虹的语言和她的心境非常一致,产生强烈共鸣,成为其现阶段对交流认识的象征性语言,同时也渐渐渗透到她的绘画语言之中。

粘稠而松弛的线条,明亮的色块,王茜瑶通过画布有限的空间和形式,将充满生命激情和运动感的画面从绘画内部空间传递到外在世界。艺术家关注绘画过程中,如何保持画布和身体在没有边界的物理性位移中的关系,平衡移动和运动产生的张力与内部的紧绷牵制形成的韧性,以及这韧性带来的拉扯与互补,进而在能量与能量之间的间隙里去寻找和对比平衡与失衡。

不论是《白桃》系列对隐晦朦胧身体形态的微观构图,还是《未知的感知》系列对于科技与现实之间人类生存状态的细腻思考,陈若璠以低饱和度的色调,新媒体与传统技法融合的数字化探索,追问着:赛博格化的人类社会,有多少真实可感的生活?

王雪冰从达里奥·阿根托(Dario Argento)恐怖电影使用高对比度的色彩照明从而增强了色彩和光线的视觉感受中获得启发。她感兴趣以奢侈品广告中的手提包、珠宝、时装等作为绘画对象,物体被重置、模糊,画面中失衡或荒谬的比例令这些物件显得庞大,细碎或氤氲。艺术家以此探讨了无价值和奢侈之间转换的可能性,以及虚构和现实的多重性。

皆藤斋在绘画中创造了新的神话人物和虚构的生物,它们象征着了人类心灵的状态,通过突出这些状态之间的变形异化来反映人类自我认同的过程,讨论了人如何创造自己的特定身份以及如何使用神话隐喻来分析一些难以理解的人类行为特征。

人与事物的秩序是可变幻的,颜秉倩选择以欲言又止的方式把它描绘出来。自带氛围的线条笔触,迷离的气质,以及极具情感倾向的视觉修辞,在她的作品中显现出一种共生关系。

Collaps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