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o
Language
HomeShows江上越个展 : 彩虹
江上越个展 : 彩虹
Artist: Etsu Egami
Curator: 汤姆·莫顿
Time: 2022.09.01 - 2022.10.08
Address: 韩国首尔市江南区狎鸥亭路75街6号B2
IntroductionArtworks
Preface

解析彩虹 I 江上越

策展人 : 汤姆·莫顿

她望着他,感到如此厌倦,厌倦努力去理解另一种话语、厌倦了倾听他、厌倦了照顾他、厌倦了辨认 他。他满脸浅色胡须,陌生地站在那里,他望着她。她认得他,认得他的眼睛。但她无法抓住他。她闭 上了自己的眼睛。 ——D·H·劳伦斯,《虹》 (1915)

乍一看,或许会误以为江上越的作品是抽象绘画:以平整的粗笔刷饱蘸葱郁而清透的色彩,勾勒出一道 道水平分布的平行粗线条,宛如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于蜿蜒中存续张力。若是近距离欣赏,或许作品 最为强调的是其自身的物质性:见证笔刷纤维如何扫过颜料,色素成分如何在重力加持下由上层渗入下 层,画布底色如何在笔触间隙若隐若现,仿佛在提醒观众每一幅图像都是独立客体,是媒介及其承载之 间的物质性交汇。不过,若后退几步,给予作品些许呼吸的空间,我们又获得了截然不同的体验。笔触 间浮现出人的面孔,抽象孕育出具象而疏离的创作,尽管形象算不上清晰明确,却也汇集起丰富的数据 集。

江上越不仅痴迷于交流,也沉溺于其固有的局限与缺憾。她在日本出生长大,在中国和德国习艺,如今 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她和她的创作都体现了战后第三代日本当代艺术家的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置身 于多种语言文化交汇处,她以敏锐的意识捕捉到,差异的暗礁恰恰是相互理解的基石。如她所说,“生活 在异国他乡首先遭遇的就是沟通障碍...人们大笑起来,说话的人则徘徊在阴暗的灰色地带,感受痛苦的 折磨。”从最基本的角度来看,我猜测她受到了西方哲学家所谓“他心问题”(“problem of other minds”)的 影响,即,我们只能通过他人的外在表达,或者更准确地说,通过我们对他人表达的感知来了解对方, 而这最终会导致我们怀疑除自我意识之外其他任

而这最终会导致我们怀疑除自我意识之外其他任何意识的真实性。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她说“人类相互交流 不是为了靠近,而是为了评估彼此的差距”。如果每一次交流行为都必然触发某种程度上的误传,那么心 与心之间的沟壑就永远无法弥合。

尽管如此,我们生活在信号的世界里。我们的大脑是略有瑕疵的雷达,将快速传递人脸发出的信号视为 极为紧迫的任务。事实上,我们大脑皮层的整个区域以及梭状回都专门用于面部识别。根据人格特性的 不同,比如爱好社交或害羞内敛,它的激活方式也有所不同。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面对世界抛向我们 的海量视觉信息,我们从中挑选面容的偏好可以溯源到亲子吸引力,暨父母和婴儿相互形成内部表征的 过程,如果没有这种吸引力,母亲或父亲因为认不出自己的孩子而抛弃新生儿的概率将大大提升。或许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容易产生空想性错视,只需给予最模糊的视觉刺激,我们就能轻易感知到面 部特征。我们会在由分号和右括号组成的表情符号。中感知到眨眼微笑的讯息,也可以在月球表面的阴 影中识别出人脸。

注视着江上越的作品以及其中浮现的面孔,首先可能会想到,我们是否也在体验空想性错视。当然了, 艺术家负责在画作中描绘面孔,但其实,观众也必须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够看见它们:和画布保持距离, 在头脑中将那些含糊涂抹的颜料复原为形状完整的眼睛的或耳朵——而这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 创作的过程。是不是因为这样,江上越才会说,一些观众深信自己在画作中辨识出了熟识的面容?我们 认知中的现实总是于心灵的投注息息相关,因此,真正的沟通以及持久的共识尤为难得。有趣的是,江 上越曾经用客观的面部识别软件扫描自己的作品,结果,没有检测到任何人脸数据。

Collaps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