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o
Language
HomeShows“圭山”毛旭辉和学生们
“圭山”毛旭辉和学生们
Curator: 戴卓群
Time: 2020.07.11 - 2020.08.15
Address: 泰国曼谷市三攀他旺区石龙军路24巷23号河城艺术中心二层201-206
IntroductionArtworks
Preface

圭山,云南高原一座平凡无奇的山,距省会昆明一百多公里。这里生活着彝族的分支撒尼人,直到今天为止,他们依旧居住在红土大地上由石头垒成的房子里。糯黑,圭山脚下一个被称为石头寨的自然村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省城的画家们便络绎不绝落脚这里。正值文革尾声,新旧交替之际,官方依旧动员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腹地采风创作,而撒尼人聚居的糯黑村,因其独特的风情,吸引了画家们的目光。做为年轻学生的毛旭辉,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于七零年代末,背着行李、画具,走进了圭山。

圭山的撒尼人,生活闭塞、贫乏,却又宁静自足,他们种植土豆、苞谷、小麦和烟叶,人和牛羊环居在石头垒成的村落。画家们住进撒尼人的家里,与撒尼人同吃同住,在圭山,毛旭辉体味了对淳朴生活的敬畏,也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呼吸,将身心融入,成为自然的肌体,自然亦成为自我。

一九八零年代,毛旭辉积极投身于前卫艺术的大潮中,并发起和组织了“新具象画展”,成为85美术新潮中的代表性艺术家。毛旭辉尝试采用象征、隐喻等的手法,炽烈地尝试更新的语言更激进的绘画张力,反思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同时,他以“剪刀、椅子”等生活中的日常物,指向当时对社会现实构成绝对性支配的“父权”,乃至背后更深层更广义的绝对权力,“剪刀、椅子”也成为后来公众对毛旭辉艺术的符号性认知。多年后,云南大学开设绘画专业,毛旭辉开始带二工作室的学生,每年往返圭山写生创作,久别揆违。十多年下来,圭山已经彻底成为毛旭辉个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圭山也成为了他独有的教学传统。云南大学地处边陲,毛旭辉工作室的学生,也大多来自西南各地乡村与城镇,对自然与那片红土地有天然的亲近。毛旭辉殷切地将自己一届届的学生称之为“云南种子”,撒播在肥沃的红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回到圭山,在经历了前卫艺术新潮的激荡和全球当代艺术观念的洗刷后,回到圭山,成为了从身体到精神的自觉回溯,“为什么就不能往回走?往前就那么正确无误?”毛旭辉一遍遍如此拷问自己。此时的圭山,在毛旭辉心中,绝不是隐逸避世的桃花源,而是滋养新艺术的沃土,是全新的出发,立足一片土地,一座山丘,毛旭辉希望和年轻一代,在这里打开新绘画之门。毛旭辉带着他的学生们,住在撒尼人的石头屋里,观察他们的生活,也体验他们的生活。糯黑的村民,一生都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吃自己种的粮食,睡在自己建的石头房子,烧着柴禾、牛粪,鸡犬之声相闻。在这里,没有前,也没有后,时间是凝固的。

圭山时间,一种凝固的时间,一种重复的时间,一种省思的时间,也因此成为了一种具有永恒性的时间。画家们在这里,一如山民,早出晚归,画朝霞和夕晖,画正午的苞谷地,牧归的牛羊,炊烟和大地的梦……圭山凝固进绘画,慢慢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守时独立抱寂寞的艺术态度,一种对绘画语言的孜孜不倦,也许,只有在一个停滞缺乏变化的地带,艺术才从容不迫。

戴卓群

Collaps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