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o
Language
HomeShows变相——王国建艺术展
变相——王国建艺术展
Artist: Wang Guojian
Curator: 冀少峰
Time: 2025.11.07 - 2026.03.30
Address: 宋庄美术馆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艺术家园区甲2号(美术馆路)
IntroductionArtworks
Preface

幻秘之境

读王国建的艺术

冀少峰

王国建的艺术就像王国建这个人一样,激情满怀,热烈奔放,浪漫绚烂。王国建习惯于在艺术上放飞想象,奔放激情,独处工作室时,更习惯于面对诸多手稿,文献和半成品作品进行胡思乱想。恰恰是这样的“胡思乱想”,不仅成为王国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方式,更成为他的视觉图像表达和视觉叙事逻辑的视觉特质。这也为理解王国建的艺术提供了空间地理学上的美学样本。工作室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塑、装置、综合材料和大漆艺术作品。墙上也挂满了不同时期的《面孔》系列和《生肖》系列。时时亦会发现,王国建还有纸本水墨的爱好。如果没有来泉州,如果来泉州没有受到王国建式的热情热烈,真诚真情般的欢迎,那多半是空来泉州一趟。多少会留下些丝丝的遗憾。也只有置身在与王国建式的热情热烈奔放浪漫的仪式中,再来谈王国建的艺术,阅读者才能洞悉其视觉图像表达的背后,他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和激情表达。

王国建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泉州市老街钟楼旁边,属于泉州原住民。他对闽南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体察与热爱。很显然,王国建的视觉图像表达深深得益于闽南本土文化的滋养。多神崇拜,多教合一,勇于冒险,浪漫而又多姿多彩。这也导致走进其艺术世界的阅读者,多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兴奋与激动,各种时尚潮玩元素,特定地域的文化符号的错位、交织与交融,共同营构出一种混搭、多元与多样的视觉精神图景。充斥其间的是本土与全球,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在,传统与当代,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在多元多义的视觉讲述中,儿时的记忆,自我的哲学,自我的意识充斥其间。特别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那种对艺术的一往情深和炽热的激情,及骨子里的那种浪漫、坚定、笃实,感染着、侵袭着每一个走进其艺术的阅读者心灵。特别是那种艺术的那种才情,那种自信不仅难得,实在是很珍贵。而其视觉图像的混搭与交融,多元阐释,也让阅读者得以窥探到王国建的内心世界。真诚真情,浪漫而又率性。其视觉表达,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当代艺术属性;另一方面,又有着深深的传统文化根脉。由此阅读者不难发现,传统视角中的王国建是一个极度迷恋传统文化的艺术家。他酷爱大漆材料,热衷于水墨的宣泄。有艺术史常识的阅读者都知晓,大漆艺术、水墨艺术,连同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都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根性和传统文化符号礼仪,是最带有中国性的艺术形式。但王国建并没有一味地回归传统,固守传统,而是寻求传统文化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这不可避免使他的视觉表达又带有很强烈的当代属性。当代视域中的王国建,能够走向雕塑、装置、综合材料、平面、纸本水墨,寄寓其间的则是王国建不断更新的艺术观念,还有艺术语言的多样化和视觉媒材表达的多元化。在这些多元媒材、多样表达间,观念的更新,其实映衬出了王国建那颗敏感、细腻、躁动和炽热的心灵。他其实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去探索未知,走向未来。他把生活做成了艺术,把艺术消融在他的交游中。由此,他亦赢得了广泛的好口碑和能够给他不同养分的艺术界人脉。

王国建的视觉修辞学、语言学和现实经验亦存在着种差异,而闽南的日常经验又的确是其生命的热烈投射。图像的光彩艳丽,异彩纷呈,细微的形色,是现实经验的折射。一个个图像,似乎又是一个充满着迷幻般的万花筒,把生命记忆,文化想象,自我对艺术和人生的哲思,一股脑倾注其间。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诘问,由此构成了王国建图像叙事的内在节律。王国建习惯于将自我从图像中抽离。他精心编织的视觉精神图景,初看似乎是光怪陆离,目不暇接,实则是充满着秩序;看似乱花渐欲,实则又充斥着和谐完美,有时美的近乎无可挑剔,阅读者都会情不自禁发出“太完美了”的感叹。一种永恒与持久激动着阅读者,激励着阅读者一次次畅想着生命的意义和希望,一次次战胜着虚妄与虚无。王国建能够既把自己抽离于图像间,时时又能将自我嵌入其中,抽离嵌入间,亦真亦幻中,梦幻迷离间,在其视觉精神图景中,一次次上演着、重构着自我生命记忆的幻秘之境。

自我的戏剧化,亦是王国建暗潜的一种视觉叙事策略。他习惯于将图像和情节进行戏剧化编码,阅读者会发现,闽南本土环境和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经王国建戏剧化编码的日常生活,阅读者在自然而然中就进入王国建精心编织的视觉陷阱中,并油然而生出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弥漫其间的是海洋文化,移民,对未知和未来的渴望,扑面而来的则是文化的活性,爆发出的则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思想文化潜力和动能——繁华落尽皆过客,万般经历皆过往。

他的图像犹如自我储存的程序,不间断为其视觉创作带来激情表达的同时,也为阅读者带来对其图像解码的多种可能。他的图像经验来源于闽南这片沃土及对海洋与未知的迷恋,亦不乏生命哲学的洞察与感知。虽然阅读者初读其图像时,很难在第一时间洞悉了解其图像意识和图像的真实意义,但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浪漫想象和旺盛的创作激情,的确在感染着、侵袭着每一位置身其间的阅读者的心灵。阅读者不难发现,其图像的神秘来源,就是来源于王国建那些看似“胡思乱想”,实则演绎着他对未来的无尽而又浪漫的空想,亦或说虚妄的幻秘之境,透过其笔下的幻秘之境,阅读者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我与他者,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当阅读者漫游在王国建编织的这些幻秘之境中,游走在他精心营构的戏剧化的图像叙事中,图像的能指与所指其实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阅读者已经深深融入幻秘般的图像中, 而图像与阅读者则实现了互为镜像的双重胜利。

这是一个充满着生与死的轮回,在活色生香的视觉图景中,又有着强烈的深沉的爱和生与死的辩论。有时候丰富的颜色和生动的叙事就像一个生命调节器,诉说着王国建的悲和喜 、爱与善,思索思考,真诚真情真实的表达。

王国建戏剧化的视觉精神图景,充满着对异域文化的想象,对未来的期许期待及不确定人生所带来的焦虑、恐惧、慰藉,充斥其间的又是图腾的多重视像,是海洋文化及图腾崇拜的传奇、志怪的浪漫想象,甚或说幻想。在消费主义时代,这些视觉幻象,亦或说主观想象,颇具文化符号色彩,犹如商品经济中的新的神像。政治偶像虽然没有了,但资本的神庙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王国建以一种守正创新的创作路径,在生动的创作实践样本中,充分展示着传统民间图像在融入当代实践的思考。空间地理美学和色彩美学样本,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交融,带有闽南独特区域的文化特质:天象、天时、星象、节气、节令、神话、志怪、传统图腾、当代拜物崇拜,潜移默化地在其视觉景致中时隐时显。王国建叠加了幻想、梦境、神话、怪异、传说,它们互为镜像,彼此映衬,神秘的节气变得可感可知,图像的细节,在低调浪漫中,形象化表达着、诉说着王国建对艺术和人生的真诚而又真情的表达。这既是他内心深处的诘问,充斥其间的又是种迷离、彷徨,不知未来向何处去的一种无奈、落寞,真是浮华过眼总非真。

王国建艺术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能够摆脱60一代叙事的窠臼,他的视觉图像表达,既鲜有宏大叙事的激情,亦能够从题材叙事中走出,也没有意识形态的纷扰,更远离了市场的喧嚣。但弥漫其间离奇的想象、浪漫的幻想,来自不同地域的视觉文化符号的拼贴、错位、重组,变幻莫测,梦幻迷离,营构出一种穿越传统与现代,沟通东方与西方,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多元现代性混杂的另类现代性空间美学特征。以至于让人有一种他的图像表达和他的年龄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的误判与错觉。碎片化的图像似乎又映衬着碎片化的现实,既暧昧难测,又诗意浪漫,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触及到的是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多元混杂的社会现实。唯有用来自内心深处的个体经验,去消解那种集体无意识和所谓的集体主义经验。用无叙事去抵抗那种所谓的宏伟叙事与崇高表达。他用无意义去抵抗强加给阅读者的诸多所谓的空洞化、概念化、及僵化的意义。他的《脸谱》系列,以众说纷纭的面相,言说着华丽表象背后的伤痛,废墟后的新生。看似美丽的视觉图景,也许是一个个温柔的陷阱。就如同性是美丽的,美好的,但绝对又是危险的这么个血淋淋的生存现实。不同的面相,诉说着不同的人生过往。喜怒哀乐,贫贱富贵相缠绕,魑魅魍魉和靓丽少女相交织。不同国度,不同时代文化符号的叠加并置,当蜘蛛侠遇到三头六臂的神话人物,当传统的大漆材料与现代工业文明表征的不锈钢相遇。文化的内在脉络和演化流变扑面而来,文化的重建思想,文明的交流互鉴应运而生。王国建不属于那种追逐时尚潮流的艺术家类型,但他对当代艺术的敏感体察与表达,又暗合着当下的文化语境。他虽然有着令阅读者晕眩的技艺,有时这种技艺极容易掩盖其视觉精神图景背后深邃的思想。但视觉图像中的观念、问题、立场、价值判断和批判精神还是撞击着每一个走进其视觉图景中的阅读者心灵。阅读者在他看似华丽技艺的表象间,清晰地窥探到了王国建的所思与所想。这也是王国建的艺术能够越来越走向公共空间的关键所在。

王国建走的是一条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发展路径,他的艺术创作,又是和从去传统到再传统的文化思潮有着惊人的合拍。虽然他的视觉图像表达更多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迷恋,但他并没有一味固守传统,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扩充,进而实现对传统的再超越,这其实就是一种再传统的叙事逻辑。他实现了传统文化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其视觉精神图景中的中华美育精神的传播,彰显出的中国价值,中国主体性,特别是他的视觉表达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性中发展,也使王国建终于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艺术发展之路。

期待王国建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能够走的越来越远。

2025.106下午5:22于石门

Collapse details